现代社会,很多人的生活与饮食都不规律,身体普遍处于亚健康的状态, 脾胃虚寒、痰饮水湿内生 的情况更是普遍。特别是一些经常参加应酬的人,大鱼大肉等肥腻厚重之物吃多了,就会导致 脾胃虚弱 。
而脾主运化,脾一旦虚弱了,就不能及时运化体内的水液,水液堆的多了,就会形成水湿,水湿凝聚就会化为痰饮。
而 痰饮水湿 内生日久又会损伤 脾胃功能、脾胃虚弱 ,就会陷入恶性循环。此时人体就会经常感到 疲倦无力、四肢乏力、麻木、食欲不振、恶心呕吐、大便稀 等症状。
(相关资料图)
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张既能 化解痰饮水湿 ,又能 温暖脾胃的方子 ,就是出自 《伤寒集注》的理脾涤饮汤。
全方由 白术、半夏、黄芪、砂仁、干姜、白蔻仁 6味药组成,有 祛痰暖脾、健脾化湿 的功效。
其中, 白术与干姜 ,主打一个 温暖脾胃 的作用。 干姜 温中散寒 、 白术 燥湿利水 、 健脾益气 ,这两味药搭配在一起, 温中补虚、健脾化湿 。
干姜
白蔻仁 温中驱寒、祛湿醒脾 , 可辅佐白术与干姜共同温中补脾 ;
还有 砂仁 擅于 走窜,可以健脾化滞、消积食、温脾止泻、化湿开胃, 最适合用于寒湿气滞,还可以将温暖之气凝聚在一起不让泄露出去,起到镇固元气的功效。
半夏 燥湿化痰、降逆止呕,可以阻止上冲的胃气,止住呕吐 ;
半夏
黄芪 补气升阳、益气固表、利水消肿 ,并且它还能同时补 三焦之气 ,三焦通调水路, 黄芪可以加强水液的代谢,防止水湿再凝集在体内,这样就可以从根源处阻止痰湿的产生。
黄芪
总之,全方虽然只有简单的6味药,但能很好的起到 健脾、祛湿、化痰、升阳补气、通三焦的功效 。 对于一些 脾胃寒冷、痰浊内生 引起的形体 肥胖、四肢乏力浮肿、口干口渴、头晕眼花、小便浑浊、大便黏腻 等现象。
如果大家也有类似情况,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正确加减使用,会有很好的改善效果。
大家学会了吗?
上一篇:记者帮丨矿坑公园的大草坪变成了荒地?2万居民发出倡议 天天要闻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
X 关闭